嘉義市「木造建築防災體系」芻議

嘉義市木造建築據統計仍有六千多棟,除許多獨棟或雙拼住宅(常見於公有舊宿舍區)之外,在街道上常見的是連棟式的街屋建築(近日北門驛前共和路火災建築類型)。以「木都2.0」為核心的木建築保存議題近年在嘉義市已逐漸帶動風氣,惟從災害事故角度來看,重要的「木造建築防災體系」尚未建立,當中牽涉到都發、消防、文化、社會等不同部門的法令與政策整合。

並非所有木造建築都非得要用文資方式保存,但至今仍住在這些木造建築裡面的市民,其人身與財產安全之保護應有對應措施來減少風險,平時應強化針對木造建築日常維護(如堆積物品)、消防安全健檢、定期防災演練…等之例行措施,強化防災意識。

從建築使用安全的角度,應推動(必要時建議應強制)避免與減少災害的實際作為,如火災預警與初期滅火設備、構造上可防止延燒的必要改良(例如連棟木造的共同壁、樓板可以不燃材料或防火塗料進行簡易改造),或在建築外部進行防火間隔之改善,這些都不見得是要花大錢的工程,卻可以在災害一旦不幸發生時,發揮保護居民人身安全的重要功能。

木造建築的火災案件比例其實並不高,但一旦不幸發生,燃燒速度卻是最快!居住安全無法靠政府代理,民眾防災觀念也需要同步加強,公部門可以做的是提供觀念、作法與關鍵項目的協助。以嘉義市木造建築如此高密度,此類型建築的火災一定還會再發生,但若能提早因應,儘早推動降低風險措施,當可減少下一次事故人員與財產之危害。

作者:陳世岸 建築師

空間文本建築師事務所 相關諮詢服務

聯繫建築師

若您有關於建築、空間規劃設計,老屋修復的相關問題,想找建築師協助你釐清相關專業問題,請先閱讀相關說明、填寫聯繫表單,我會再跟您聯繫。

  • 建築師事務所是設計單位,可以幫忙做好事前的設計與工程規劃,但不包括施工方面的工作,若你的需求是直接找人來施工,且自己可以完成發包、現場監工,不會被專有名詞或施工界面搞到昏倒,請逕洽各工項的師傅、工程行或公司即可。
  • 建築師的專業養成,簡單來說包括下列領域:基地調查與分析、建築設計、建築與都市計畫法規檢討、工法構造材料、施工監造與估價、建築結構評估、環境控制、綠建築、建管行政等。這些領域看起來範圍廣泛但建築師因興趣、發展方向、工作經驗的差異,各自累積的專業還是有所不同,並不會因為職稱是「建築師」就「什麼都會」。
  • 依《建築師法》規定:「建築師受委託人之委託,辦理建築物及其實質環境之調查、測量、設計、監造、估價、檢查、鑑定等各項業務,並得代委託人辦理申請建築許可、招商投標、擬定施工契約及其他工程上之接洽事項。」看似包山包海技能點數滿滿,但背後是付出許多成本的專業養成與法律責任。

總之,建築師有各種類型與專長,各位業主在尋求專業服務與問題解決的同時,也務必請瞭解彼此之間的角色扮演,眾人協力、方向一致才能順利完成任務。

紅花園之屋

圖:日治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(1906)。資料來源: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「臺灣百年歷史地圖」網站

一個獨特的因緣,完成這件水庫邊的作品。因為是業餘的,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最後一件。感謝阿智、佩儀策展團隊的邀約,我來到嘉義大埔—嘉義地理的邊陲,台灣最大水庫的邊境—與之對話。

水庫,最引動我的,不是平靜無波的廣闊水域,而是那水面底下被淹沒的故事。

在後大埔溪的左岸平原,曾孕育著大埔的聚落史。位於溪邊的一個聚落「紅花園」—1906年堡圖上記載的一個舊地名—整個聚落已淹沒於水庫底下,但偶爾當水庫水位下降,仍會浮現部份遺跡。

我思考著消逝地景如何成為敘事的主體?透過這個作品,我提取在地方飄蕩的記憶,編織聚合成為一個空間,一個虛構的建築,一個記憶地景的家屋。

感謝雪鳳在作品製作上的共同協力與嘉義在地相關單位的促成,大埔是個很棒的地方,一個「安靜動人」的所在,推薦大家有機會務必一訪。


圖:設計草圖
  • 作品名稱:紅花園之屋
  • 創作者:陳世岸、朱雪鳳
  • 創作理念:

在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水面底下,隱沒著大埔聚落的歷史。從四周環山的地形中,意識到紀錄地形的等高線,同時也是具有歷史見證意涵的測量檔案。這個作品試圖以等高線為媒介,來指涉大埔的聚落歷史與地景變遷。

「紅花園」是1973年曾文水庫完成後被淹沒的聚落之一,根據1906年出版的台灣堡圖,可以確認當時此聚落的位置。這份堡圖記載了日治初期後大埔庄的地景,沿著後大埔溪所建立的聚落田園,如今多已淹沒在水庫中。但每逢水庫水位降低時,這些從水底浮現的聚落遺跡,往往也再勾起當地居民的記憶。

「紅花園之屋」是一棟想像的建築,將空間視為記憶的容器,透過內部等高線所構成的輪廓與不同色彩的面狀編織,作品意欲再現1906年的後大埔庄聚落地景—在水庫水面之下,那隱沒卻幽微的地方敘事。

圖片提供:嘉義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團隊提供
圖片提供:Pei-yi Chu 
圖片提供:嘉義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團隊提供

尺寸:L42×W76×H65 cm
材質:鋁線、麻繩、壓克力線

如果在冬夜,一間咖啡館。

冬天,下著綿綿細雨的夜晚,總會讓我想起卡爾維諾,或者,一點羅蘭巴特。總之,是適合咀嚼詩意文字的夜晚。

這一兩年,開始與咖啡館有了接觸。是那種只賣咖啡,不賣餐的那種咖啡館。

去年,嘉義又開了另一間小咖啡館,專賣手沖精品咖啡,大概十個客人就可以把店擠滿,還取了個很獨特的名字,一整個很戀人絮語。

我很喜歡這間咖啡館。一次我問老闆,為什麼膽敢在嘉義開一間這種性質的咖啡館,老闆的回答也很妙:

「嘉義是一個可以讓年輕人實現小小夢想的地方。」

是洋蔥。我超愛《食神》裡的那碗「黯然銷魂叉燒飯」,那令人不自覺流淚的秘方。

咖啡當然不是洋蔥,咖啡令人黯然銷魂,但加上了「洋蔥」,那就是一杯宇宙無敵超級黯然、超級銷魂的好咖啡。

好咖啡,當然只有在好咖啡館裡頭才有。因為,人人都可以是食神,但可不是人人都有「洋蔥」!

如果在冬夜,我想推開咖啡館的小門,靜靜地,品嚐一杯好咖啡。